机构新闻
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郭美玲女士参加“财富责任与家风建设”圆桌论坛
2023-03-10


2023年2月16日,以“积善传家 共享繁荣”为主题的首届中华家族慈善论坛在北京观唐艺术区举行。论坛首场圆桌讨论主题为“财富责任与家风建设”,我国慈善领域知名专家、南都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与北京观唐公益基金会发起人、观唐艺术区创始人李保刚,浙江省德润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浙江温州市冠盛集团董事长周家儒,北京美灵公益基金会发起人、世纪长河科技集团董事长郭美玲,北京老牛兄妹基金会理事长、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理事牛犇,健坤基金会名誉理事乔元晖开展深度交流,分享对家族慈善与家风建设的实践心得。


微信图片_20230313103920.jpg

徐永光表示,家族慈善、积善传家,家家都可以做。今天的圆桌嘉宾请到的是财富家族,他们今天要围绕的主题是财富责任和家风建设。财富家族做慈善具有“三个最”,我在这里先做一点铺垫,也许对后面的发言有一点引导。

第一个“最”,最纯粹。因为家族慈善的钱不是公司的钱而是个人的钱,它已经脱离市场和公司的利益诉求,所以有更高的追求,纯粹的目标。

第二个“最”,最创新。因为是用自己的钱做公益慈善,敢于为解决社会问题做风险投资,如果投不好是自己的钱,没有捐款人找他们的麻烦;风险慈善是社会创新的推动力量。

第三个“最”,管理慈善资产最干净,不会有腐败。为什么没有腐败?腐败是把别人口袋中的钱拿来给自己用,他们用自己的钱做慈善,搞腐败不合逻辑。  

家族慈善可以代代相传,后代为了先人的光荣与梦想,一定会不断追求卓越。这是家族慈善的价值所在。

圆桌环节的五位嘉宾,其中三位是财富第一代创造者,也是第一代慈善家,还有两位现在是第二代,他们不喜欢“富二代”的标签,应该称他们为创二代或善二代。

保刚先生的基金会关注文化艺术,包括古都文化的保护,在这方面你是一个领先者,可以说是中国慈善家在这个领域的代表。这个领域好多事情需要探索,直接用商业投资可能还有风险,用慈善资金来投资是有远见的正确选择。

周家儒先生是我的温州老乡,浙东文化和浙南永嘉文化是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重商一派,凸显中国“义利并举”商道文明。周先生还特别学习了日本稻盛和夫的管理思想,其源头也是王阳明的“心学”。

郭美玲女士的商业和慈善事业都非常关注社会企业的发展。公司投资和慈善投入都可以称为影响力投资。影响力投资是200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首先提出。郭美玲女士这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实践,也是商业向善、社会创新的先行者。

牛犇的家族是典型慈善家族。他父亲牛根生设立了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他们两兄妹又设立的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这样的家族基金会设计有点像洛克菲勒家族慈善。牛犇在创二代当中也很有影响力,他现在是“创变未来”社群的群主,带领很多年轻人做社会创新和影响力投资。

元晖的父亲乔迁出资5000万成立健坤慈善基金会专注做家风传承。家风对于社会文明建设非常重要,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第一位是“行不言之教”的家庭教育,其后是社会教育,最后才是学校教育。成立以推动家风建设为使命的基金会,是难能可贵的慈善创新。

微信图片_20230313103956.jpg

傅昌波教授刚刚发布的《中国家族慈善研究报告(2022)》购买链接显示,我国50%以上的家族慈善基金会注册资金为200万元。中国有9000多家基金会,注册资金200万到1000万的微小型基金会占了76%,累计资产仅3000亿元,不如美国盖茨基金会一家的资产——它一家的资产换算成人民币约合3600亿。原因是什么?

2016年《慈善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但是慈善组织投资理财的收入,未能落实《慈善法》“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规定,慈善资产保值增值收入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实际上是对建立大型基金会说“不”。因为大型基金会必须通过资产增值来做慈善,按企业纳税怎么持续?

老牛基金会前几年有一笔股权转让的收益,被追缴2.5亿元企业所得税,还加罚800万元滞纳金。当下,国内不少互联网平台的大咖们几十亿、一二百亿的基金会、慈善信托都没有在国内落地,设在海外。

所以一定要推动慈善组织的收入要免税,希望不久召开的两会上,慈善界的代表能积极提出建议,推动慈善税收优惠制度落实,让家族善财流入慈善,助力第三次分配和共同富裕;同时通过保值增值投资,给资本市场注入新的力量。



李保刚:徐老师讲得非常好,我们做慈善公益是个人的钱,投入只考虑个人的立场和追求。慈善家有做教育的、有做医疗的,我们选择的是做文化和艺术。这个选择大概持续了十几年,做了五件事:

第一,大家所在的观唐艺术区。这是五六年前投了8个多亿做的类公益项目。

第二,故宫石渠宝笈的数字开发,我们把四五千幅作品的数字开发列入了十年计划,每年要开发几百幅,开发出来贡献给故宫。

第三,坚持了十年的观唐新年音乐会,通过公益性音乐会打造高品质的艺术氛围,给大家贡献美育的体验。

这些年边做边思考,现在我认为是与我们的内心有关。儒家文化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家与国的关系就是爱,家庭、社会、人类,阶段越来越高。对人类来讲,科学也好、艺术也好,是人类共同的创造力,这些方面很多用产业无法做,我们用慈善和公益做反而是为这个事业开辟很多有价值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30313104008.jpg

北京观唐公益基金会2017年成立,成立之后重点做了故宫太和论坛,我们请故宫邀请联合国理事会成员国的博物馆馆长在中国开了这次论坛,论坛第一天是在观唐艺术区,第二天在故宫博物院。

通过国际交流我们发现我国在公益慈善方面跟国际有所差距,比如华尔街的艺术慈善基金有很多钱,因此设置了很多公共艺术建筑和美学的设施,华尔街已经快没有空地儿了。

欧洲也有自己的方法,欧洲艺术产业和艺术事业是分开的,文化艺术事业是政府投资,文化艺术产业是企业投资。但在中国是不做区分的。在我的“八大关系”理论中,第一个就是“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因为有的时候会看到有些文化产业企业在做,有些文化产业政府在做,文化事业也一样。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一定的规律。

前不久日本福武总一郎在观唐艺术区一号馆发布新书,当时我们也做了交流。福武先生把投资股份的一部分固定拿出来做为文化艺术产业的专门投资,这也为我们做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引。

文化艺术为什么重要?康德曾在二百多年前写过三本书,其中有一个观点:“艺术是沟通科学和道德的桥梁。”在人生的选择中,有时候选择道德,有时候选择功利,这是因为审美和教育不同,所以这方面我们认为中国现在需要很多对艺术的推动。金融可以推动艺术,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认为在这方面也需要号召更多的慈善家、慈善组织们关注这一领域。

数据显示,中国的慈善收入占GDP的比例跟国外先进国家差十倍左右,家族慈善又在总慈善比例中占很少部分。期望在这个行业中一是让大家把事情想明白;二是把相关法律和引导调顺,让这个产业可以迅速发展起来。中国是文化内容大国,但又是文化创意小国,现在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我认为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周家儒:今天的会议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的家风建设是对下一代的传承,让下一代知道财富的责任,让他们把家族的价值观传递下去,所以家族慈善的基本点还是儒家的侧隐之心和天下大同的理论。孟子讲“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大家都要做慈善。

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没米下锅,母亲带着我到邻居家借米,我发现我母亲借的米是平平的一升,给邻居还回去的是满满一升。我问母亲,为什么借过来平平的,还回去满满的呢?母亲说,人家帮助了我们,我们不要让人家吃亏,这时我就懂得了道理,觉得长大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帮助。

改革开放之后我进入创业时期,我们有了钱便参与赈灾、孤寡老人帮扶、教育捐资、抢救医院刚出生婴儿的生命,最后一个一直持续到现在还在做,就是“水晶宝宝”项目。这样做了几年发现很碎片化,所以我们便思考如何围绕家庭的家文化来做,我们做了几次尝试,第一次组织十几户人家到云南的榕树根,跟那个地方的学生一起生活,带着家庭去。另外一次在杭州西湖做了家文化的活动,获得大家的好评,我想中国有几亿个小家庭,如果每个小家庭都做慈善的话,对整个社会的推动会有很大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30313104021.jpg

我学习稻盛哲学有多年,说到稻盛哲学,我感悟最深有四个字:敬天爱人,敬天就是做人做事符合天意,稻盛先生提出七个字:作为人何为正确?正确的标准哪里来?两个字:利他。只要有利于别人的就是正确的,就是符合天道,就是敬天。

比如制造业企业会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那么在发生矛盾的同时要想哪种方式是“利他”的?我们工厂里面的屋顶全部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可以减少发电环节的碳排放,通过这样取得了平衡生产和环境的平衡。

“爱人”,首先是爱员工。第一要满足员工的物质幸福(吃、住、食),第二是精神幸福,要给他们荣誉感、培训和成就感,作为董事长我爱自己的员工,愿意为他们效犬马之劳。像犬一样守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如马一般将员工托在背上,助力他们一路成功。

经营企业和做人的道理一样,以人心换人心。当我们以身作则,带头努力工作,做好员工的榜样。同时不忘经常回头看看,确认员工是否跟上脚步,是否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幸福。

慢慢地员工认同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大家哲学共有后,就形成上下同欲、众志成城的局面,所以引进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之后,公司整个业绩不断上涨,正是因为找到了大家价值观认同的方法。

慈善不分大小,只要愿意付出人人皆可慈善,家家都要参与,让家族慈善的伟大力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郭美玲:做企业这么多年,从最初就认定,一定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企业。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一切为大众健康服务”,践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这一点,我们持续设计并实施了一些社会影响力投资和公益项目,不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追求,但一定是以社会价值为追求点,解决社会问题。比如,在七年前投资的“宜生健康”项目,支持中医推拿按摩师上门服务及残疾人就业,这是作为中国第一个企业社会影响力投资项目进入了哈佛大学教学案例;还有授渔计划”的公益项目,前后帮助了一万余名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完成了中等职业技能学习,顺利就业;在2019年投资支持的“光盘打卡”项目,到目前为止光盘打卡平台有近一千万注册用户,贡献近一亿次光盘打卡,节约近3700吨粮食,助力低碳减排、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这样的项目虽然没有直接的企业利润,但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很大,凸显了企业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

再比如,我们2007年开始进入体检领域,那个时候的想法是希望更多的百姓从预防端入手,通过预防医疗获得健康,改变“有病才治”的传统观念。大家知道国家医保费用压力也很大,唯有从预防端入手,让更多人认识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既收获健康、快乐与幸福,也以企业带动、引领全社会的参与和每个人的实际行动,共同缓解医保压力。

诸如此类,所有的项目都是基于百姓需求和社会价值为出发点,现在叫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也应运而生。

微信图片_20230313104034.jpg

在实践中,我们也体会到影响力投资,其成功的几率也很高,通常比普通的商业性项目有更好、更全面的回报。对于中国未来的公益慈善,我希望能积极参与推动慈善信托的实践,支持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通过弘扬中华家族慈善优秀传统,让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好家风代代相传!谢谢。



牛犇:感谢论坛邀请我做这个分享。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在什么时候,人的品性都与家庭相关;不论生活格局发生什么变化,家庭、家教会使所有的家庭成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的不竭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北京老牛兄妹基金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以创新理念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之一。

慈善对于家庭来说,尤其是文明建设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老牛兄妹基金会成立以来,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做儿童美育教育,支持乡村学校的美育培训教师、教材的开发以及开设课堂;2022年开始关注青少年公益素养教育,通过调研和论证项目的领域,以便把项目做得更好,可执行性更强。

我们希望通过培养儿童的公益素养,让他们未来可以用爱和感恩发现问题,担当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社会责任。希望通过我们的方式让更多下一代关注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公益慈善真正付诸行动。

微信图片_20230313104044.jpg

我父亲做慈善与成长经历有关。我的奶奶是比较有文化的人,父亲印象中在他小的时候,奶奶经常会这样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想成功必须要么付出辛勤的汗水,要么付出自己的智慧,如果什么都不想付出就自己离开。”

蒙牛上市之后,父亲一直在思考财富与社会责任以及家族幸福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2003年,经与家人商量,父亲决定把自己的股票全部捐出成立家族慈善基金会。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是“财富越大,责任越大”;更加传承了父亲母亲给予他的精神文明建设“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做得到。这样未来不仅所有家族成员会更和睦,而且还会让他人心中有他人,有感恩之心,方可路行天下。因为大多数家庭没有钱的时候什么都好,有钱之后兄弟姐妹因为财富走向各自不同的方向。

做出这个决定后,当时慈善对于中国来说是比较新的领域,他不知道怎么做,所以特别有幸在2011年与2012年的时候,我们跟随王振耀教授两次拜访了洛克菲勒家族,学到很多慈善的理念和方法。并且学习洛克菲洛家族,不仅一代成立慈善基金会,而且二代也成立了基金会。这样的做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和我母亲、妹妹不后悔签署了捐赠协议,从那之后我学到了很多,因为我父亲无论做企业还是做慈善都是一样“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到更好”。

对于家族慈善来说,我特别高兴看到四个演变:第一个是从本土化转向全球化,第二个是关注社会到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演变,第三个是单向的财力慈善演变为到双向的财力慈善+智力慈善。最后一个是手术式慈善演变为基因式慈善的演变。



乔元晖:感谢首届中华家族慈善论坛的邀请。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增长非常快,但百姓的精神层面或者社会风气层面还没有赶上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这些现象都与个人背后的家庭、家教、家风有关。

家风建设是健坤慈善基金会专注的方向,我们的理念是陪伴老人慢慢变老,陪伴孩子茁壮长大,通过陪伴家人、梳理和整理自己家中的文化和价值观,以书或视频方式传承给下一代。微信图片_20230313104056.jpg主持人让我谈谈与父亲产生分歧、弥合分歧的故事。我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些分歧是正常的,尤其青春期比较叛逆,所以经常会跟父亲有不同的理念。一直以来公益慈善是父子之间共同的语言,或者是共同的志向。在我印象中,很小的时候家里会拿出一些物资捐给偏远山区的孤儿,如果国家发生意外灾难,我们也会积极参与物资捐赠。

从小父亲相当于给我植入了慈善公益的理念,这使我在上学期间也做了一些公益实践。高中毕业之后我产生了想去中国偏远的山区支教的想法,但父亲对我的想法不赞同,他认为我应该先上大学,先自己学一些知识,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再帮助,不能当泥菩萨,最后我遵从了父亲的建议。现在我经常参与健坤慈善基金会的项目和活动,与父亲一起陪伴家人、孝敬老人。

未来,我希望鼓励更多的90后、00后了解和参与公益慈善,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只有拥有社会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才能参与公益慈善,就像陈越光老师说的,公益慈善并不是奢侈品,反而在座的每一个人才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有物,所以不管贡献多大还是多小,每个人为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都有意义。



END